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

[Q&A] 请教刘老师关于小房间喇叭的搭配问题

6#
劉漢盛 發表於 2018-3-19 13:33:11 |已閱:67303|評論:8|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在那麼小的聆聽空間中,我建議用正三角形擺法,這樣聽類似錄音師在工作檯上的二隻小鑑聽喇叭。

如果以Dynaudio Special Forty與Contour 20這二對喇叭來比較,我沒有放在一起聽過,是分開聽的,我建議用Contour 20。它可以承受更大的功率,靈敏度二者一樣,而且Contour的體積也比較大,重量比較重,整體表現能力應該 更好。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lannyzjc 發表於 2018-3-21 12:39:32 |已閱:67303|評論:8|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廣東汕頭
斗室也有发烧乐
                               (原著:刘汉盛)(Maler剪辑)

    您只有一间很小的房间、但却又想用大喇叭?以下是一则您会关心的故事。

    三月底,我应上海「新民晚报」与「现代音响技术」杂志(与台湾的「现代音响」无关)之邀,参加他们所举办的上海国产音响精品展。这种国产音响精品展在上海还是头一遭举行,展览会场衡山宾馆挤满了想进场的观众。由於人数太多,还得劳动公安人员控制人数,间歇暂停入场。会场外有长龙等待进场,会场内更是挤得水泄不通,大出主办单位意料之外。在与参展厂商聊天中,可以发现大部份厂商都很满意这次展览的效果。他们认为这次主办单位为厂商设想,尽力做好了宣传,所以得到了良好的参展效果。与一些以赚钱为目的的展览相比,他们希望这个展览继续办下去。以目前大陆每年几十个音响展来看,未来,只为主办单位赚钱的音响展必将为音响厂商所唾弃。主办单位必须与参展厂商共存共荣,找出双赢之道,才能像这次上海国产音响精品展一般,得到大家的肯定。

    你会以为是日本音响迷。

    除了见识到上海音响迷对国产音响的热情之外,此行我还得到另一个收获,就是认识了一位上海资深音响迷。经由「现代音响技术」的引荐,我认识了仝先生(仝与「同」同音)。如果我不先说他是上海音响迷,您只看以下的叙述,将会以为这是日本的音响迷:他所使用的前级是Mark Levinson No.26S,后级是Mark Levinson No.20.6,CD转盘是Mark Levinson No.31, 数类转换器是Mark Levinson No.30。至於喇叭,用的是JBL 4344。像这样的组合,您猜他是那里的音响迷?对了,提醒您,他的聆听空间很小。聆听空间小,却又用了JBL 4344这种大家伙?您说,这不是日本的音响迷的标准模式吗。因为日本音响迷对於Mark Levinson配JBL的用法一直很倾心,事实证明这样的搭配也很正确。

    没想到,这样的搭配组合并不是日本音响迷的专利,上海的资深音响迷仝先生也正如此使用。上海的音响迷舍得用上述的音响搭配?那一整套下来的价钱,即使在台湾也不得了啊!我知道您实在不想相信,连台湾都只有少数音响迷才用得起的器材,上海的音响迷竟然这麽发烧也一头栽下去。难道上海的音响店很容易可以买到那些音响器材吗?难道上海音响迷大家都腰缠万贯吗?

    不!上海的音响店虽然有JBL的喇叭,不过大部份都是便宜货,像4344这种高档货我并未见到。当然,更不可能见到Mark Levinson了。此外,我不知道上海的音响迷是否腰缠万贯,不过我可以肯定,他们对於音响热切认知求知的态度远胜世界各地。当地买不到这些器材并无法阻止极度发烧的上海音响迷去拥有它们。像仝先生就是千里迢迢从香港买到手。而且,说来您可能不相信,Mark Levinson的总裁Mark Glazier还到过仝先生家呢!

    什么都不缺,就缺「空气」。

    如果您以为仝先生不懂音响,只是因为有钱,所以就买了那套器材,那您就错了。他收集港台二地的音响杂志,除了自己熟读之外,还将之介绍给上海的同好。他会自己做二次余数扩散器,您说他懂不懂音响?还有,他目前正在研究喇叭的制作,准备生产喇叭,您说他懂不懂音响?事实上,他是一位攒研音响多年的资深音响迷。如果要认真挑剔他做为音响迷还缺了什麽?套用他自己的话说,就仅缺「空气」而已。

    缺空气?人缺空气就见上帝去了,声音缺空气传递也就没有声音。仝先生缺空气还听什麽音响?别紧张,仝先生不是完全缺空气,而是「缺很多的空气」。看到这里,再回头想想标题,您一定开始明白了。原来,仝先生缺的是空间,只有在大空间中才有更多的空气,只有在大空间中才有更多的堂音、更宽广的音响表现。这些,就是仝先生所缺的空气。

    二坪多的空间,真正的斗室到底仝先生的斗室有多小呢?这间斗室高度只有195公分,宽度为250公分,长度是360公分。以长宽算起来,才只有二坪多而已。如果算容积,那将更小。老实说,虽然这间斗室只为了听音响(实在也很难再摆下其他东西),不过,我真的从来没有这种聆听经验:二个那麽大的喇叭箱几乎占了整个横宽面,二喇叭之间的间隔我看还不到一公尺,而我距离喇叭也只有一公尺多。当音乐想起时,我突然开始体会日本音响迷听音响的情境。对於台湾的音响迷而言,这麽小的聆听空间可能存在,不过在这麽小的聆听空间中摆那麽大的喇叭、那麽贵的器材恐怕就很难看到了。为什麽?托天之福,台湾的居住环境、空间大小虽然无法与西方国家相比,不过与日本、香港及大陆相比,条件还算是很好的。所以,有这笔预算买那些器材的人大概不会只有那麽小的空间,像仝先生这样的例子台湾应该不会存在。不过,经过仝先生那里的音乐洗礼之後,我的脑中突然浮出一种想法:是不是可以藉着仝先生斗室的聆乐经验,也为台湾小空间的音响迷提供一些调整音响的另类经验。

    斗室无法讲究大空间形成的音场在很小的空间中,您想要得到庞大的音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的音场有赖於足够的反射音与喇叭摆位去形成。小空间缺乏喇叭摆位的灵活性,也缺乏足够长的空间残响,耳朵所听到的以直接音为大宗。所以,在这麽小的空间中,您可能必须收起对音场的苛求之心,转而求其他「音响二十要」的美感。在仝先生的斗室中,我所听到的当然不是经由大空间反射形成的庞大音场,而是大部份由直接音所形成的具体而微精致音场。音质与音色可以列为斗室首要追求那麽小的空间却用那麽昂贵的器材,仝先生所追求的是什麽?当然也是「音响二十要」的一些表现,不过我认为列在「音响二十要」第一与第二项的「音质」与「音色」表现应该是他所追求的第一要务。毫无疑问,全套的Mark Levinson以及JBL高级监听喇叭所呈现的美好音质以及正确的音色的确高人一等。在适当音量下,它们所展现的声音完全没有刺耳难听的问题。与大空间内调整得不好的声音相比,斗室内醇美的音质与音色反而令人沈醉。

    此外,JBL喇叭高效率的特性,使得我即使在很小声的重播下都能感受到到很多的细节。换句话说,JBL的单体很灵敏,即使输入很低的功率,它都可以工作得很好。再者,JBL喇叭的精确性也在此表露无遗。在此,我要强调,它的精确性不只是表现在定位感上,更重要的是音色的正确以及整体音乐的精致细腻感!我想,日本人在小空间中听大套喇叭时,所享受的应该也是如此。尤其是精致与细腻,那几乎是日本人生活美学的一部份。斗室内最好多点吸音与扩散,少些反射。

    在那么小的空间中,如果反射音很多,将会造成频率响应曲线的扭曲,过强的高频反射以及中低频驻波绝对会让您无法安宁。因此,适当的运用扩散声波的布置、以及地板、侧墙的吸音装置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仝先生的斗室中,它在喇叭後墙安置了二次余数扩散板,二侧墙则装上後窗帘布,地板铺了一块厚天津地毯,聆听位置後墙有一个柜子。这些布置适量的吸收了反射音,而且也扩散了声波。因此,以该房间的声音特质而言,我认为它是好的。

    请注意,如果您的空间很小,千万不要在二侧墙安置二次余数扩散器,那样将会增加从侧墙来的反射音。在小空间中,二侧墙一定要用吸音装置而非扩散装置。再者,小空间中如果声音太冲、具有侵略性,喇叭後墙也必须做吸音或扩散处理。至於该吸音或该扩散?则完全依实际聆听效果而定。我的意思是:如果装扩散板之後仍然觉得侵略性太强,则应该改用吸音布置;假若用了扩散板之後觉得声音既不会太冲,活生感也不错,那就可采用扩散板。

    斗室内必须经营软调空间。

    在小空间中,如果房间是钢筋水泥的硬调子,即使使用的喇叭不大,也会产生强烈的中低频驻波。此外,我也说过,中频、高频也会因为反射音过强而干扰了定位感。最严重的当然是让您无法舒服的听音乐。所以,虽然我们知道软调子空间会吸收许多中频与低频,但在这麽小的空间中这种特性反而正面多於负面。我说过最简单的软调空间作法就是在水泥墙上再钉一层石膏板夹层,夹层里不要忘了塞满玻璃纤维棉。这样一来,整个房间除了改为软调子之外,还兼有更进一步的隔音效果。

    仝先生的这个房间其实就是木板钉成,再加上有天花板以及木质地板,整个斗室可说是标准的软调空间。因此,虽然他使用了那麽大的JBL 4344,不过我并没有感受到什么驻波的威胁与压力。整套器材所表现出来的声音是清楚而乾净的。正三角形摆位为斗室首选虽说在那麽小的空间中几乎无法讲究喇叭摆位,不过,如果您使用的喇叭不像JBL 4344那麽大的话,还是有机会做喇叭摆位。在此,我建议您,在小空间中,最好的喇叭摆位就是「正三角形摆位法」。假若短边太窄,您还可以加用「摆位八法」中的「长边摆法」,让二喇叭之间的间隔拉大。仝先生那里由於房间的长边二边都有门,所以无法以长边摆法行之。因此,我就坐在正三角形的位置上听。在这样的位置上,我可以听到最多的细节以及最正确的乐器定位感。当然,层次感与深度感因为喇叭离後墙不到一公尺而受到限制。

    斗室能有低频延伸吗?

    这个问题的另一面其实是:在极小的空间内值得用大喇叭吗?我们都知道,要再生真正的低频,绝对於空间的长度有关(耳机以密闭空气传递声波,它是另一种情况)。如果我们以简单的「声音速度/波长」关系来计算,就会知道即使要完整的再生100Hz频率,我们都需要有3.4公尺的长度(以音速每秒340公尺计)。就算听到半波长好了,在3.4公尺长的空间中我们也仅可以听到约50Hz的低频。不过,不要以为50Hz不低,其实已经很低了。为什麽?因为正常的音乐中(古典与流行、爵士皆然),超过50Hz的机会已经不太多。所以,即使在那麽小的斗室中,您依然可以享受到正常音乐里的几乎所有低频表现。

    既然大约只能表现到50Hz,值得使用大体积、大口径的喇叭吗?在此我要澄清一个观念:大体积、大口径单体的喇叭主要并不是用来发出「更大的音量」,它更重要的任务是发出「更高品质的声音」,无论是高频、中频或低频皆然。因此,即使在仝先生那麽小的空间中;即使低频被限制在50Hz左右,但是因为用了高素质的前级与後级、以及大口径大体积的喇叭,低频所表现出来的「质」就显得更好。请注意,在斗室中,我们并不需要低频的「量」。反而,追求低频的「质」才是重点。

    在仝先生家里,我所听到的低频是乾净的、清楚的、反应迅速的、轻松的。虽然受限空间,无法享受到很低沈的低频延伸,但是整体的质却非常好。或许,在您追求20Hz极低频延伸不可得之余,不妨回头想想低频延伸之外的美。看到这里,我想您应该更能体会出日本人在小空间中使用大型号角喇叭、或JBL喇叭所追求的是什麽?如果您只有一个像仝先生一样的斗室,大可不必气馁,大空间有大空间的壮阔,斗室也同样能享受其发烧乐。问题的重点是:您如何认清现实,并利用现有的条件去创造出欣赏美好音乐的环境。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lannyzjc 發表於 2018-3-21 12:41:19 |已閱:67303|評論:8|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廣東汕頭
老师,这两天搜到了您的这篇文章,收获很多!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劉漢盛 發表於 2018-3-22 15:05:30 |已閱:67303|評論:8|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這是多年前寫的,沒想到還會被翻出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11-18 10:25 , Processed in 0.525788 second(s), 43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