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三屆北京國際音響展在4月29日到5月3日,於北京朝陽區黑庄戶北京音樂產業園舉行。這個展很特別,不是在傳統的酒店旅館內舉辦,而是在特別為音響展打造的紅磚隔間中舉行,房間按照比例來隔間,高度目測有四米左右,房間大小不一,但至少都有台灣的十幾坪、甚至二、三十坪。房間內的電源都是拉專線,音響 效果普遍不錯。
▲
開幕表演,具備專業水準
▲
音響展在10號樓、11號樓、5號樓、6號樓,以及耳機區舉行。
▲
巨大的品牌顯示
▲
現場有男高音演唱,鋼琴伴奏。
第三屆北京國際音響展
由於才舉辦第三屆,與其他已經舉辦二、三十屆的廣州、上海、北京其他音響展相比,規模還在他們之後,但也已經有超過150個展位,這樣的數字也超過台灣的音響展了。園區很大,音響展集中在第十號樓與十一號樓,另外還有第五號樓與第六號樓規模比較小,以及耳機專區。主辦單位也安排了一個小區做汽車音響展,但看起來觀眾的關注度不高。
▲
以紅磚按照比例隔間,展房條件好。
▲
參展廠商加上二次餘數擴散器。
▲
耳機區
第十號樓、第十一號樓?這樣的稱呼很特別。沒錯,因為北京音樂產業園中共有48棟建築,所以每棟建築都要掛上編號,否則會找不到位址。光是擁有48棟建築,您可以想像這個開放式園區有多大?為何會有這樣的場地,原來這裡原本是汽車廠,搬遷之後空下來的廠房就活化為音樂產業園。原本的建築外觀不能動,只能改內部。為了找現在罕見的紅磚來做隔間,還遠去內蒙買磚。
▲
園區很大,還有戶外裝置藝術。
▲
園區內巨樹成行
北京音樂產業園
其實主辦音響展只不過是北京音樂產業園的一項工作而已,這個大園區主要是作為音樂產業聚落之用。所謂音樂產業不論古典音樂或流行音樂都包括在內,園區內有音樂廳,而幾個錄音棚也正在進行施工中。有錄音棚代表這個音樂園區從表演最前端到錄製最末端通通都包了,甚至還包括專業的教育訓練。
▲
音樂裝置藝術
▲
這是音樂廳
您知道園區內的錄音棚有多大嗎?總共規劃了9個大小不一錄音棚,其中最大的一個錄音棚錄音區加上控制區達569平方米(錄音區高度14.15米),比中央電視台的480平方米錄音棚還大,可以容納三管編制管弦樂團錄音之用。9個錄音棚錄音室帶控制室總面積大約1,700平方米,正在陸續規劃施工中。一旦按照計畫完成,這個園區真的就是名符其實的音樂產業園。
園區正在吸引音樂、音響產業進駐,租金比北京便宜ㄧ半,已經陸續吸引一些商家進駐。雖然園區大門前就有地鐵站,但這裡的交通還是不便些。此外餐廳沒有選擇,除了園內食堂外,只有一家涮羊肉餐廳。如果能夠有更多人常態進駐,應該能吸引更多不同口味餐廳來此經營。
住也是問題,園區有自己的旅宿好幾棟,但音響展期間不夠住,必須開車去外地找住宿。聽說園區旁一塊土地正在招商蓋旅館,如果能成真,對園區發展一定有正面幫助。這是一個雄心壯志的規劃,衷心期待能夠成功。
▲
漂亮的自製Lowther號角喇叭
展房是優勢
北京國際音響展已經舉辦第三屆,不過我是第一次來看展,看過之後,我對這個音響展寄予厚望,因為從製造商與觀眾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展房才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啊!至於參展商家倒不一定會覺得這裡的展房是優勢,畢竟參展商家注重的是來客數,還有能做到多少生意。如果光是展房非常理想,但無法吸引夠多的觀眾,也做不到生意,參展商家最終還是興趣缺缺的。
▲
Klipschorn塞在牆角,音效非常好
從COVID-19解封以來,大陸各城市已經陸陸續續舉辦多場音響展,根據非官方估計,一年內恐怕會有20個以上的音響展,可說一線、二線城市都可能會舉辦音響展。這麼多的音響展,音響代理商要如何應付?真的是疲於奔命,所以大部分的音響代理商都會選擇幾個主要的音響展參加。可能是大陸最大的音響代理商汕頭澤森的人告訴我,他們手上代理品牌超過60個,每年光是參加各地音響展,以及經銷商演訓活動就有一百多場,您可以想見音響行業的量體有多大。
▲
音樂大師自己設計製造的號角喇叭,效果好售價不高。
大陸目前最大的音響展還是廣州東方賓館音響展,其次應該是上海音響展,其他城市的音響展規模與重要性都無法跟這二個音響展相比。北京音樂產業園這個音響展,如果能夠發揮場地優勢,力邀重量級音響代理商支持,再廣邀老外製造商來參與,讓觀眾數逐年增加,未來有可能形成北、中、南三足鼎立之勢。
▲
這樣的展房您想要吧?
進步快速
這次來北京國際音響展,我的重點並不是放在國外進口品牌上,而是特別關注大陸自製的音響產品。國外音響名牌媒體上經常看到,台灣三個音響展與慕尼黑音響展也都經常報導,資訊量已經足夠了。我關注的是大陸音響產業的成長情況,會場所及,還在土炮狀態的廠家不少,進入平均水準的廠家也不少,而少數幾家的產品已經可以躋身世界頂級Hi End音響製品行列,這讓我驚訝大陸音響產業的進步。
或許大部分人會說:人家大陸人口那麼多,市場那麼大,隨便做都能夠有一個規模。其實,人口多、市場大不是音響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瑞士人口多嗎?市場大嗎?丹麥人口多嗎?市場大嗎?這二個國家有那麼多頂尖品牌,但賣在國內的數量非常少,絕大部分都是外銷。最終,高價音響賣的是品質,賣的是國家的文化實力與形象。
▲
JF Digital的分體式串流播放機,4,000人民幣
▲
JF Digital分體DAC,4,000人民幣。
國家文化形象
大陸音響產業的品質肯定會一直提升的,如果品質提升到一個平均值,那麼大陸中價位音響製品的價格競爭優勢會讓歐美中價位音響遇到強勁對手。而大陸的低價音響在本地當然也會無敵,歐美產品根本不是對手。至於大陸的高價音響製品,比如深圳藝致Eizz,其產品無論外觀、作工都已經非常高級,售價當然也不低。
例如唱盤連臂19萬人民幣,立式211管機44萬人民幣,這種價格已經跟歐美高級音響並駕齊驅,要如何讓老中或老外買單,靠的不僅是自身的製造品質,更關鍵的已經是國家文化形象了。大陸許多產品仍然可見模仿、甚至仿製,我相信如果持續進步,這些莠草終將被淘汰,如此一來某方面的國家文化形象也才能提升。
▲
藝致自製號角喇叭
▲
藝致自製黑膠唱盤與唱臂
▲
藝致自製211真空管機
專注中、低價位
以目前而言,大陸音響製品最有可為的就是低價位與中價位帶。我在現場看到有些賣幾千元人民幣的書架型喇叭,其聲音表現也不錯。而像音樂大師Audimaxim的號角喇叭Bach,採用自家設計的獨特木號角,75mm鈹振膜高中音單體,加上一個16吋紙盆低音單體(100mm音圈直徑、220mm超大磁體),單體自己研發製造、分音器元件最少化。我在現場聽了半個鐘頭,聲音表現相當好,售價換算台幣只要三十幾萬(8.8萬人民幣)。像這樣的產品,如果也在台灣賣三十幾萬,只要是有耳朵的人都會認為物超所值。
▲
AudioOnes串流播放機
串流產品多
除了喇叭製品之外,我還注意到大陸有許多數播(我們說串流播放機)產品也很有競爭力,除了大家都已經知道的Auralic之外,還有許多品牌,例如AudioOnes這個品牌無論是外觀或聲音表現都不錯,而且從一萬多人民幣到六萬多人民幣的產品都有,外觀都一樣漂亮,就是內部不同。還有一家JF Digital也是串流播放器品牌,分體式,播放器4000元人民幣,解碼器也是4000元人民幣,這樣的價錢,我聽到相當好的效果,真的不簡單。
▲
艾美串流播放機
另外一家Mymei艾美,創立於2014年,他們擅長寫軟體,有些廠家用他們寫的軟體,當然並沒有明說是艾美寫的。現場看到他們最貴的數播產品將近五萬人民幣,最便宜的才二千多人民幣,產品價位帶也很廣。
▲
北峰擴大機推Goldmund喇叭
▲
北峰綜合擴大機
在擴大機方面,大陸也有很多品牌,各式各樣都有,其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小小一部30瓦北峰綜合擴大機,推Goldmund,音質相當好,足以搭配 瑞士名牌。雖然聽起來不錯,但售價也不是便宜者,30瓦36,999元,換算台幣也要十幾萬。如果是一般人,聽到中國品牌,才30瓦,要賣那個價錢,可能無法接受。但我認為能夠將Goldmund喇叭推得好聽,這樣的擴大機就值得買了。
讓我震驚的環繞音效
在AV方面,也有幾家展出,其中一家Perlisten的代理商東莞羽聲科技讓我印象深刻。他們有二聲道與多聲道展房,二聲道展房聽起來還好,沒有什麼特別印象,但是多聲道卻讓我震驚。他們布置了11.6.11聲道,都是採用Perlisten喇叭與超低音,處理器用Trinnov,播放機則是大陸唯一一部Magnetar 900,擴大機是ATI。我在那裡聽了電影南京南京日本人打太鼓那段,以及其他電影音效。
在此我又要長他人志氣了,南京南京那部電影的音效炮製得很好,我也看過多次。可是,這次我所聽到的音效卻顛覆了以往我所聽過的印象。我先說自己可能孤陋寡聞,沒聽過最好的演示,但以我的職業來說,我已經聽得夠多了。我必須說,這次聽到的音效是我所聽過最好的,勝過我在台灣或其他地方所聽過的環繞音效。東莞羽聲科技的確夠實力。
▲
11.6.11聲道
▲
使用Trinnov、Magnetar 900、ATI
▲
全套Perlisten喇叭與超低音
發展不可限量
大陸音響影音產業雖然起步比台灣晚,但從這次我所聽到的音效與所見到的產品來看,急起直追已經不足以形容了,而是青出於藍,某方面還可說更勝於藍。何況,我在北京音響展所看到、聽到的大陸音響產品或調聲效果只是一小部分而已,許多業者並沒有參加這個展覽。見微知著,大陸音響產業的發展真是不可限量啊!
▲
傳頻聲學室
更大的驚訝,傳頻聲學室
這次我在北京音響展有三場演講、一場座談,其中三場都在同一個場地,也就是獨立的13號樓傳頻聲學室。這是一個面積165平方米(51坪)的聆聽空間,長15.1米,寬10.5米,高5.5米。這麼大的空間先做隔音處理,達到室內噪音18dB(老實說我有點懷疑這個數字)。根據這個聆聽室所提供的資料,喇叭後牆以10,201根3cm見方的實心木塊拼成擴散面,對 400Hz-6000Hz頻域做擴散;其餘天花板、左右二側牆、後牆主要以二次餘數理論製造擴散面,擴散器最深處1米,擴散頻域55Hz-20kHz。整體殘響時間大約0.8秒。
▲
以擴散聲波為主,吸音為輔
▲
巨大二次餘數擴散器
擴散為主打造,頂級器材
而這個空間所使用的器材也是頂級的,喇叭用的是英國Quested訂製的HM412FS(這個品牌Hans Zimmer也在用,而且推薦),這麼巨大的錄音室鑑聽喇叭大概也已經可以上天入地了。搭配的其他器材也是高級貨,包括Goldmund、Playback等,還有Origin Live唱臂、Clearaudio Goldfinger唱針、ASR唱放等我就不細說了,盤式錄音座竟然用了Studer A80。光是這套設備,也足以讓人豎起耳朵。
▲
Quested錄音室鑑聽喇叭跟人的比較
▲
這對主動式鑑聽喇叭非常好
從表面上看,這間聆聽空間幾乎都是擴散,沒有吸收,其實是有吸收的,只是一般人不會注意到而已。而且,左右二側牆上端也已經做好可以加上吸收的設計,只要有需要,隨時可以增加吸音表面積。有些人覺得這個聆聽空間的殘響時間太長了,聽不習慣。我則認為可以接受,因為那麼大的容積,殘響時間本來就會那麼長。而主持這間聆聽空間的人也嘗試過增加吸音表面積,但會減損高頻段的華麗與甜美,所以一直到現在都還在「掙扎中」:到底是要讓殘響時間短些?還是維持原來的長度。
▲
Studer A80播放盤帶
▲
搭配的器材都是一時之選
非常成功
我在這個聆聽空間聽過幾次,包括盤帶、CD、黑膠唱片與串流(串流播放機Auralic),老實說音響效果少有人能敵,或者說我沒聽過像這樣的音響效果。尤其那活生生的音場表現,其深度感、層次感與定位感、龐大的音樂規模感與氣勢成就非凡。當然我是一個人坐在皇帝位聽的狀態,如果很多人一起聽,恐怕就無法聽到我所聽到的優異效果。我想很多人在此聽過之後,會挑出很多他們所認為的缺點,每個人都有他的觀點與看法,這無可厚非,不過以整體的表現而言,這間聆聽空間的設計是成功的。
▲
傳頻聲學室的實測頻率響應曲線
尤其,當我以頻譜測過之後,更是佐證了聲學設計上的成功。我是以1/24 Oct.來量測的,從附圖頻譜來看,您會發現基本上頻率響應曲線是相當平直的,尤其100Hz以下還是那麼足,這真的不容易。而8kHz以上衰減得很平均,我推測這可能是我量測時距離喇叭比較遠,極高頻自然被空氣吸收所致。
在家裡聽音響,需要那麼大的空間嗎?當然不需要!在那麼大的空間中聽音響,有點像在小音樂廳中聽音樂一般。我想,當初設計這個聆聽空間,為的不是一個人要聽音樂,而是要讓更多人一起來辦活動聽音樂吧?其實,這間傳頻聲學室也有環繞音效系統,採用9.2.4配置,喇叭使用法國L-Acoustics專業音響,搭配BenQ 4KB960投影機,還有OS 200吋高增益银幕 ,不過我並沒有聽過環繞音效,猜想應該也是驚人的。
與大家共勉
大陸的音響發展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包括進口音響的經營、自製音響的水準、還有聆聽空間的注重都有驚人的進步。我寫這篇報導的目的不是在唱衰自己,而是要讓台灣音響業者了解對岸的音響產業發展已經到了什麼地步。我們可以酸言酸語,我們可以故步自封,我們也可以繼續「自視甚高」,但這一切都不會阻擋大陸音響產業的進步。唯有敞開心胸,才能看到別人的優點,也更能內省自己的不足,繼而將內省轉化為進步的動力。在此我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