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人生終站的縮影
看過「桃姐」,腦中揮之不去的儘是老人安養問題,我想這也是「桃姐」想要探討的重點。人身不由己的來,也身不由己的走,來時無憂無邪,走時有牽有掛,有多少人是含笑而終的呢?農業時代三代同堂,老人安養問題不大,工商業時代,夫妻都要工作,獨居老人越來越多,加上小家庭收入不豐,養育自己下一代已經不易,哪有餘錢讓上一代安養呢?我們面對越來越嚴峻的老人安養問題,影片中的小小老人院就是我們未來的縮影,有誰想要在那樣的環境中安養終老呢?中國古時傳下的財產繼承制度其實頗有深意,兒子繼承家業,女兒不得分財產,長子分得最大份,其實這也有長子必須負起安養父母責任的用意。在那個時代,即使再不孝,礙於輿論壓力,兒子大多能負起安養父母之責。現在民法改為所有子女都有同等的財產繼承權力,這讓大兒子負起安養責任的輿論壓力消失,結果年老體衰的父母反而無人照顧,每個兒女分了財產之後相互推諉照顧的責任。到底這是社會制度的進化?或者退化?更有甚者,有些父母強逼女兒簽下自動放棄財產繼承的法律文件,反而種下兒女反目的因子。
到底要如何讓老人有尊嚴的走呢?老有所終這句話說來容易,但政府能做得好嗎?哪位政客曾經認真思考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