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劉漢盛 於 2014-11-15 15:48 編輯
EgglestonWorks Andra III 17年來歷久不衰是有原因的
Egglestonworks這家公司大家都知道是貓王家鄉田納西州孟斐斯的喇叭廠,在1992年創立。1997年時推出第一代Andra,當年就獲得美國Stereophile年度喇叭的殊榮。原始創始人沒幾年之後就把公司賣出,目前CEO是去年高雄音響展來台灣的 Jim Thompson。
婕韻這間音響室做得不錯,可以聽到好聲。
經營權轉換之後,EgglestonWorks在2002年推出Andra II,事實上這個改良是來自他家研發旗艦Ivry與第二號喇叭Savoy的成果。您知道嗎,美國著名的錄音師Bob Ludwig在他的Gateway Mastering工作室中用的就是旗艦Ivry,可見EW喇叭的確很優。第三代Andra大概是在2009年推出,迄今也已經有五年了。我是在今天才聽到這對喇叭,老實說實在太晚了。
這個造型我喜歡,因為是符合聲學要求的。完全是踏實做法,沒有浮誇。
老實說,我對EW喇叭印象很好,最早在CES第一次聽到它時,就驚訝於其貌不揚,但聲音表現卻很好。可惜,當年台灣有代理商短暫進口,後來因為沒銷路,就不再進口了。沈寂好幾年之後,最近又有代理商進口EW喇叭,我希望這次要成功,因為EW真的是很棒的喇叭,而且售價在今天來說相當合理。
那二個6吋中音單體是Morel 三明治碳纖維振膜單體。
到底Andra III是怎麼個好法呢?大音量下聽大型管弦樂時,聲音一點都沒聽出有被壓縮、失真的感覺,管弦樂中所有的聲音線條都那麼的清楚,樂器的演奏質感也不會因為龐大的音樂規模感而模糊,這樣的性能真是太棒了。除了大型管弦樂沒壓縮、不失真之外,還有沒有什麼好處?當然有啊!低頻往下鑽的能力非常棒,規格上說可以滴至18Hz,我今天沒聽頻率那麼低的音樂,但從我聽過幾張低頻來看,的確可以延伸很低,而且控制力很好。為何一個12吋低音單體能夠有那麼好的低頻延伸能力呢?不!Andra III有二個12吋低音單體,一個露在外面,另一個在箱體裡面,以Isobarik方式驅動,難怪有那麼低的延伸能力。
這個低音單體一看就知道是Dynaudio,不僅一個12吋,裡面還有一個。
而在中音方面,Andra III的中頻寬廣寬鬆,清晰又溫暖,可以承受大功率而不緊繃,聽起來自然。為何中頻能夠表現那麼好?除了使用二個6吋Morel 三明治碳纖維中音單體之外,中音幾乎沒有分音網路可能也是原因之一。Andra當然有分音器,不過在中頻部分頻網路很特殊,幾乎就是直通狀態,難怪中頻段表現那麼傑出。
高中音箱體的二側以厚厚的鋁合金板鎮住。
Andra III的高音單體購自Dynaudio,採用的就是著名的Esotar高音單體,這個高音單體是軟凸盆單體,可以承受很大的功率而不失真,聲音內斂甜潤,催大聲也不會飆出來,是性能很棒的高音單體。奇怪,Dynaudio不是說不賣單體了嗎?怎麼EW還能拿到他家單體?連那個12吋低音單體也是Dynaudio的。說不定EW早已買了很多庫存起來;說不定EW跟Dynaudio有特別合約,總之高音單體與低音單體是貨真價實的Dynaudio單體。
正面也是鋁合金板,高音單體與中音單體就鎖在鋁合金板上,降低共振。
Andra III外觀談不上好看或豪華,但卻很實在,您看高音與中音的箱體比較窄,低音箱體比較大,放在下面剛好好像高中音的底座。而且低音單體裡面不僅有堅固補強,內部還用MDF做成鋸尺吸音棉模樣,藉此降低單體背波影響。不僅這樣,高中音箱體的二側以及正面都用厚厚的鋁合金板鎖住,避免高中音箱體的振動。而高音單體與那二個中音單體就鎖在鋁合金板上,像這樣的做法並不多見。事實上第二代的Andra是用大理石鎖住側面與正面,第三代改為鋁合金,也是重大改良。
雖然低音箱體採用Isobarik等壓設計,但是還是留有一個小小的低音反射孔,這個小孔一定有正面作用。
Andra III有多重?一支220磅,夠重了吧!售價多少呢?二萬多美金,就看台灣要賣多少錢。老實說這對喇叭的聲音表現真好,難怪Bob Ludwig會買他家旗艦Ivry,旗艦很貴,第二貴的Savoy也不便宜,唯有這第三號喇叭Andra價格比較可愛,連我聽了都心動呢!
高音單體採用Dynaudio Esotar軟凸盆振膜單體,內斂而甜潤,是很優的高音單體。
我是在哪裡聽到Andra III呢?在內湖婕韻音響。婕韻音響這間音響室相當不錯,只要喇叭適當擺位,線材挑選得當,很容易就能聽到讓人感動的聲音。如果有機會,我建議大家去聽聽看,感受我所謂的好聲。詳細評論請期待「音響論壇」。
以下這些使用的器材您自己辨認吧!我都寫過,也是很棒的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