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原廠採訪-國外] Goldmund瑞士原廠深入報導

16#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5-9 16:54:36 |已閱:1405831|評論:36|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本帖最後由 PaulTao 於 2012-5-11 16:11 編輯 6 F9 E# B, |7 k! \, l8 ]

+ j3 c4 n1 B) [" s' g. c9 \- o  P1460983a.jpg  / s: b' i6 f. h, L( B
Michel接著項各國代理商介紹Goldmund歷史上幾款重要器材。這次來到Goldmund原廠的除了台灣代理商大器之外,還有韓國、日本與印度代理商,其中日本地區剛由新代理商接手,印度則是Goldmund首度正式進入的新市場。而韓國呢?大家可能很難相信,韓國恐怕是Goldmund在全世界最大的市場,特別的是,韓國代理商作風與傳統音響業者不同,他們不走傳統發燒友市場,而是在韓國名牌店林立的精華商業地段開設Goldmund精品店,店內不僅裝潢有如豪宅,而且還將Goldmund產品與名牌家具、名家畫作擺在一起陳列,吸引富豪貴婦上門。目前在韓國像這樣的Goldmund精品店已有九家之多,Goldmund還未正式推出的Logos 1N+2N喇叭系統,他們連聽都還沒聽就直接下訂25對,手筆之大可見一斑。看來韓國不僅手機與電視很厲害,Hi End音響市場也在急速發展中。
$ o' F' g# w6 m  x4 }
5 A* j& F0 i' W2 ]: A* `& N$ {
4 H! k' |/ z& P4 Z/ ^7 w) f$ ?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5-10 16:56:08 |已閱:1405831|評論:36|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P1460957.jpg   - P# G4 ]7 Z8 {$ y! R3 C' }  s2 Y
Goldmund創立於1978年,Michel很老實的告訴我,他不是創立者,真正創立Goldmund的是兩位德國人,也是他的朋友。當時他們設計了一套黑膠唱臂與唱盤(也就是資深音響迷熟悉的T3唱臂與Studio唱盤),但是苦於不懂銷售,於是請來當時還在IBM上班的Michel幫忙,後來Michel不但成功將產品推向市場,更成為Goldmund老闆。
- A! V# g3 p8 |! n! _' h. \" r在Goldmund公司裡,我並沒有看到當年讓Goldmund一站成名的T3唱臂與Studio唱盤,倒是見到了Goldmund Mimesis系列擴大機的始祖Mimesis 3後級,1984年推出,薄形箱體內藏100瓦輸出功率(AB類)。
1 t" g$ N7 z) E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5-10 17:05:24 |已閱:1405831|評論:36|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本帖最後由 PaulTao 於 2012-5-11 16:16 編輯
( |& l6 d! s1 h0 C( h3 J+ g% g7 K, t# [3 |
 P1460959.jpg
8 W* J7 D3 b1 ^) i& X這個像是金塊一樣的Goldcube後級擴大機肯定沒人見過,推出年份是1989年,當年是專為驅動Apologue喇叭而開發,體積雖小,但輸出功率也有100瓦。那個立方體機箱是由整塊實心純銅車削而成,以達最佳抑震與散熱效果(Michel私下告訴我,他認為純銅是最理想的喇叭箱體與器材機箱材料,唯一缺點是太貴),外面再鍍上厚厚的純金,所有線路與變壓器都直接鎖在箱體內部,這種作法也成了Goldcube的致命缺點,為什麼?因為完全無法維修,所以實際生產數量極其稀少,有錢也買不到,看這部展示機的編號,竟然是No. 000!當然是非賣品。* E7 }: G1 b1 F" t+ g  A3 N
 P1460960a.jpg    # t' g4 t3 \3 w4 {$ t( s8 C+ k: Y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5-10 17:11:01 |已閱:1405831|評論:36|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P1460960.jpg     4 b" q9 }0 b7 `8 Y  ^: L  {  {
在Goldcube旁邊這部應該很多人認識,這是Goldmund的副品牌Job擴大機,圖中是Job在1995年推出的第一部單聲道擴大機Job Mono,輸出功率AB類100瓦。其實Job也是Michel當年買來的品牌,被許多人視為是平價版的Goldmund,可惜Goldmund現在已經不再生產Job器材了。
4 Q# e# _# V  J; y7 Y
! n& r4 v9 o1 A" r. e: H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5-10 17:24:49 |已閱:1405831|評論:36|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P1460963.jpg      . X0 w& \% f; x" d! i) G) L
不要懷疑,Goldmund真的做過管機,而且推出時間非常早,年份是1978年,採單端單聲道300B設計,輸出功率5瓦。想買嗎?很抱歉,這是真正有錢也買不到的東西,因為全世界只有這一套,而且只在當年的某一場音響展中出現過。記得去年採訪Michel時,他就告訴我Goldmund曾研究過管機,原來這就是他的答案,Michel告訴我,自從研究過這部管機之後,他們就絕並從此不再生產管機,為什麼?問題不在於電子線路,而是他們發現真空管的機械結構不夠穩定,管子裡的機械結構在高壓狀態下會產生振動、受到外界聲波影響也會振動,這些振動會直接反應在聲音上,形成麥克風效應,造成音染干擾。這解釋了空管為何即使是同一品牌同一型號,只要是不同批製造的產品,聲音特性就會不同,因為每一批的管子的機械結構都有些微差異。+ Z% p* h. {4 ]8 }' s& z, p5 R

6 x- r/ B3 b$ f% e  P1460976.jpg      6 i" I: Y3 g% n6 A
0 S# w; Z/ x# S9 A( ]$ m
 P1460977.jpg
$ s" P( V# x8 B3 x回來仔細研究照片,才發現這套管機的產地竟然是日本,待我再問過Michel之後,再向大家解答。" T* q* j: r: T! f  w

/ c; S* j8 d% T( r8 O/ S. c9 K* J9 p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重新認識T+A
原廠採訪-國外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6-17 20:17 , Processed in 0.646588 second(s), 74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