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二聲道喇叭] [剖析]Wilson Benesch Vector:擺脫分音器,中音單體全音域發聲!

5#
陶忠豪 發表於 2014-1-28 16:07:32 |已閱:225255|評論:46|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wilson benesch vertex 2.JPG
愈是看似簡單古老的設計,愈要用先進科技解決,擅長運用高科技材料,具備自行研發單體能力的WB顯然是最有資格挑戰這種設計的廠家了。
他們針對這個目標所特別開發的全新高音與中音單體顯然幫了大忙,讓我們先從中音單體看起。這次Geometry系列最重要的改良之一,就是全新進化的獨家Tactic II單體。Tactic單體是率先在中、低音單體中採用釹鐵硼磁鐵的先驅者,這種磁鐵不耐高溫,以往只能用在高音單體中,不過WB解決了這個問題,利用超強磁力特性,大幅縮小磁鐵體積,同時也降低了振膜背波的干擾。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樓
陶忠豪 發表於 2014-1-28 15:51:50 |已閱:225255|評論:46|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本帖最後由 PaulTao 於 2014-1-28 15:55 編輯

 wilsonbeneschvectorP1022931.jpg
現實狀況是,理論上可以完整重播高頻到低頻的全音域單體根本不存在,所以多路分音勢在必行,WB同樣必須面對這個問題,所以在設計Vector喇叭時,他們採用了一個折衷的辦法,讓負責音樂重播最重要的中音單體不經過分音器,以全音域狀態工作,另外補上一個高音與一個低音單體,搭配最簡潔的一階分音線路,在相位失真最小的狀態下,分別負責5kHz以上與500Hz以下的重播工作,構成WB所謂2.5音路架構。
問題是,在這種架構下,全音域中音單體的重播頻域必定會與高音、低音單體重疊,要讓這三只單體完美銜接,依然是難度極高的挑戰,所以市面上幾乎找不到類似的設計(目前想到的只有征宇Mini Zenith的延伸型全音域喇叭採用這種概念)。WB又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樓
陶忠豪 發表於 2014-1-28 15:44:48 |已閱:225255|評論:46|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本帖最後由 PaulTao 於 2014-1-28 15:59 編輯

 wilsonbeneschvectorP1022907.jpg
設計概念一向先進的Wilson Benesch(以下簡稱WB),這次在Geometry系列中到底做了什麼大膽的突破?
這次,他們要解決分音線路所造成的功率耗損與相位失真問題。對喇叭略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只要有被動分音器存在,無論線路如何設計,上述問題都必定存在,WB該如何解決呢?他們乾脆把分音器從單體與擴大機之間移除,讓Vector的中音單體以全音域狀態發聲,徹底剷除分音器這個必要之惡。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其實是返樸歸真的作法,因為理論上最理想的喇叭設計,就是用一只單體重播所有頻段,在這種狀況下,擴大機功率將對單體產生最好的驅動力與控制力,珍貴的音樂訊號在沒有分音線路干擾下,也能以最完整的面貌轉換為聲波能量。問題是,要實踐這個理念並不容易,否則世界上所有喇叭應該都是全音域單體發聲才對啊?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樓
陶忠豪 發表於 2014-1-28 15:30:44 |已閱:225255|評論:46|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162530_4.jpg
多年以前,我曾經試聽過他們的Discovery喇叭,至今仍對它以小搏大的實力與充滿未來感的造型印象深刻,這款喇叭推出於2001年,十多年來從未改款,至今看來技術依然先進。產品生命週期超長,而且絕不輕易改款,這似乎也是Wilson Benesch的一大特色。2011年,全新Geometry系列發表,單體全部換新,在設計概念上更有突破性的轉變,本次評論的Vector喇叭就是其中一員。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上瑞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6-29 21:08 , Processed in 0.607157 second(s), 125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