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慕尼黑音響展] 2014慕尼黑音響展Hi End Society

131#
劉漢盛 發表於 2014-5-21 05:41:15 |已閱:940284|評論:252|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德國
本帖最後由 tim 於 2014-5-21 09:27 編輯

Tannoy西敏寺大喇叭搭配Straussmann真空管擴大機,還有Tone Tool Radius XX黑膠唱盤,聲音聽起來跟晶體機驅動不同,不過這可能是真空管擴大機的緣故。這部真空管擴大機看起來有點古怪,設計者Jurgen Straussmann 1954年生,從小喜歡音樂,學習幾種樂器,成長之後自然喜歡音響,不過讓他進入這個行業的觸發因素是他買了Hammond電子琴回來修理,開始一連串的研究,最後發現現今的真空管擴大機都不合他的要求,進而發展自己的機器。圖中是他家E-50單聲道後級,每聲道輸出50瓦。雖然外觀有點古板,不過內中音量控制與左右聲道連動卻採用現代技術。這家公司我記得去年也有報導過,售價不便宜,我相信台灣代理商對這樣的真空管擴大機不會有太高的興趣,不過不能否認他的產品是有特色的。

 DSC00110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DSC00111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DSC00112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劉漢盛 發表於 2014-5-21 05:52:39 |已閱:940284|評論:252|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德國
Tannoy Kensington喇叭被一對很特別的真空管擴大機驅動,使用的唱盤也是古董機Thorens TD 124,這其中看起來相當有玄機。唱盤是一家名為Tonmechanik Berlin的公司所改造,而真空管擴大機學問就不小了。為什麼?就為了他的售價一對380,000歐元。什麼?一對單聲道真空管擴大機要價38萬歐元?這麼昂貴的價錢有誰會買?我也是這樣問現場的設計者Georg Arsin。

 DSC00113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DSC00114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DSC00115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DSC00116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3#
劉漢盛 發表於 2014-5-21 06:06:47 |已閱:940284|評論:252|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德國
本帖最後由 tim 於 2014-5-21 09:33 編輯

Rike Audio的老闆Georg Arsin老闆跟我說,他原先在歐洲最著名的材料研究室工作,對很多材料有深入的研究,所以自己做電容器來賣,他的Rike 電容器很多著名大廠都使用,以後您打開機器時注意看就知道。他的真空管後級1610採用捷克KR管子,每聲道輸出50瓦,電源分離另外一個大箱體。
難道因為使用KR真空管,所以要賣那麼貴嗎?不是!是因為這部真空管使用的材料昂貴,例如底座中間那個夾心材料一片就要10,000歐元成本。天啊!那是什麼太空材料?而內部使用的都是銀質材料,輸出變壓器採用銀線繞製,機內配線也是純銀單芯線。
他說這一部機器要四個人以手工打造,費時7-12個月才能完成。天啊!德國人工那麼貴,四個人7-12的月的薪水與福利都要算在您頭上。不僅於此,機內配線的單芯銀線也都是手工打造的,光是一條線就要花好幾天時間才能完成,一部機器內有12條這類的線,您估計看看要花多少時間來做線?而且整部機器重達60-70公斤,您看這要多少材料來做。這麼說好了,Rike Audio的真空管後級大約一年才能完成一部,您算四個人一年薪水要多少?所以說,38萬歐元貴嗎?您自己估量看看。至於聲音表現如何?我大膽的說,肯定沒有38萬歐元的價值。


 DSC00117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DSC00118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DSC00119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劉漢盛 發表於 2014-5-21 06:27:51 |已閱:940284|評論:252|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德國
瑞士CH Precision真的太厲害了,每年都推出新產品,而且越來越猛。最早是D1 CD唱盤與C1數位類比轉換器,接著推出A1立體後級,再來就是M1單聲道後級。現在推出L1前級與X1電源供應器,以後會不會推出喇叭呢?

第一張圖是M1單聲道後級的變壓器、放大線路,以及電容。第二張圖是L1前級的內部,第三張圖是M1後級。
X-1外接式電源供應器可以給D1、C1以及L1使用,可以降低雜訊、提供更穩定的電源。M1每聲道採用一個2200VA變壓器,濾波電容量為100,000mfd,八歐姆負載下每聲道輸出200瓦AB類,如果橋接,每聲道輸出達700瓦,一部重達75公斤,可以想見內部的紮實。至於L1前級內部採用雙單聲道設計,音量控制採用20bit R2R階梯級進設計,音量控制範圍118dB,每級0.5dB。這部前級重量也不輕,達20公斤。喜歡CH聲音的人可以考慮整套購買了。



 DSC00120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DSC00121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DSC00122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DSC00123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5#
劉漢盛 發表於 2014-5-21 06:40:08 |已閱:940284|評論:252|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德國
第一張圖是C1的數位類比控制線路板。全套的CH用來驅動Vivid Giya G2喇叭,聲音聽起來並不是鮮明的,而是厚實溫暖的,這是CH純A類擴大機的特質之一,好聽。現場使用的黑膠訊源也是非常高級的Air Force One,這當然不是美國總統的空軍一號,而是這部唱盤都以Air來懸浮支撐。它的底座以三種不同材質做成三明治結構,光是底座就重達43公斤,再加上轉盤19公斤,馬達重6公斤,整部重量達到79公斤,真是驚人!
 DSC00126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DSC00125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DSC001242014慕尼黑音響展.JPG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6-30 13:50 , Processed in 0.732234 second(s), 109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